Eng
中文

帕拉賈諾夫座談會

「在藝術領域,世界上沒幾個人能替代帕拉賈諾夫。」塔可夫斯基不單是帕拉賈諾夫(1924-1990)的賞識者,更可說是其啟蒙導師。塔氏的《伊凡的童年》(1962)夢幻詩意,令帕氏茅塞頓開,創造成名作《遠祖的陰影》(1964),生命軌跡從此逆轉。

生於蘇聯時期的格魯吉亞,父母為亞美尼亞族人,帕氏初期的電影跟隨社會寫實路線,覺醒後完全割棄舊日風格,更直斥前作沒有靈魂。他以脫胎換骨「火之野馬」(《遠祖》的原名)的姿勢,開拓全新藝術領域,以絢麗詩意的民族色彩,重現烏克蘭山區被遺忘的世界,在國際影壇大放異彩。

巔峰作《紅塵百劫》(1969)原名《薩哲諾華》,原意是一部為亞美尼亞吟遊詩人歌功頌德的傳記片,帕氏卻以精妙電影語言打通民族經脈,將靈魂與藝術融合,創造出令人神迷的魔幻意境。此片雖被政府迫令刪剪詩文並更改名片,但無阻其在當代電影藝術史上形成的震盪;2014年在馬田史高西斯主導下,最接近原貌的數碼修復版面世,被譽為「電影的聖杯」重新發現。

帕拉賈諾夫的獨門影像指涉文學、歷史、音樂、建築、繪畫及表演藝術,既回歸民族性又帶個人秉性,遊走高加索山川大地,發見漂泊命運、追求自由靈覺、滿載神秘而現代的意象。縱使因得罪政權而身陷囹圄,他始終勇往直前忠於自己,終在十五年後蘇聯改革下,完成了《蘇南堡傳奇》(1985)及遺作《歷劫鴛鴦》(1988),最後於1990年因癌病離世。在家鄉第比利斯有以他命名的收藏館,保存其數以千計的手藝手繪作品,不少是獄中創作。

今次回顧除放映帕氏最享負盛名的四部長片,更加映錘鍊風格的三部短片,讓大家見證帕拉賈諾夫真實無虛、百折不撓的藝術靈魂。

粵語主講,免費入場。

    放映:

    戲院放映

    注意事項

    1. 即日購票安排 : 城市售票網售票處於放映前一小時停止售票,觀眾可於城市售票網網站、流動應用程式或該放映場地的自助售票機購買剩餘門票,售完即止。
    2. 除特別註明外,所有非英語對白電影皆設有英文字幕,但不另設中文字幕。
    3.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務必為觀眾全力搜羅影片的最佳原版拷貝放映,但若偶然事與願違,尚祈大家見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