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目
苦樂相生 人生百味—邁克李回顧展
電影史上,邁克李與倫敦幾乎是一而二,二而一。提起(在)倫敦(拍)的電影,電影(裏)的倫敦,影迷就會自然想起邁克李。
這當然歸功於他的寫實主義風格。假如電影其中一種「本質」是真實的夢,邁克李逾六十年的舞台影視創作便告訴我們,他的作品提供了糅合藝術真實和現實生活最成功的例子。無論是回溯歷史事件、重演歷史人物及其生涯的《鬥氣歌劇院》、《光之畫家泰納先生》,抑或從《與此同時》、《前程似錦》、《秘密與謊言》一路走來,體現他經典敘事形式,為工人階級細緻造像的各式悲喜劇,其獨特的拍攝手法,堪作世代垂範。
邁克李的電影大多不預先寫好劇本,而是靠正式拍攝前的即興綵排,由演員進入角色,因應導演提供的框架,自行循實況處境說出最貼近真實的對白,建構角色的背景故事。
邁克李獨特的創作形式,有時以極端風格化表現,一如《赤裸裸》和《職業女郎》中,形式與寫實並置,無縫結合,形成開放性戲劇空間,邀請觀眾領會。他的故事總似完未完,餘味無窮,因為答案從來不重要,關鍵的是影片呈現的問題,夠不夠真實,有沒有觸動觀眾內心。
邁克李不喜歡和明星合作,卻擅長令麾下演員充分發揮,添羅夫、加利奧文、露絲辛、李絲莉曼維爾、提摩菲史樸、大衛杜里斯等,都因參演其電影嶄露頭角以至獲獎連連。而在曼城中產與無產混合區長大的他,見慣各種階級、文化及品味衝突。這些元素摻合於其作品裏,每亦渾然天成。蒼涼不失幽默,含蓄地堅守立場,以小見大,老當益壯,邁克李早成為英國電影一大生招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