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
中文

簡約與昇華 羅拔布烈遜

羅拔布烈遜(1901–1999)在影史裏是獨一無二的,50年來只拍了13作,你不難一眼認出他的作品。他自創電影理論,寫下筆記並成《電影書寫札記》一書,法國新浪潮皆奉為圭臬。

布烈遜最初從事繪畫和攝影,1933年才拍短片,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關在德軍集中營18個月,回國後拍了賣座首作《罪惡天使》(1943),已被推許為天才作者。他是極稀有的導演,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和怎樣去做,電影理論透徹精闢,塔可夫斯基惺惺相惜,說只有興趣看他和英瑪褒曼的作品,高達更說他在法國電影的地位有如音樂界的莫扎特。

「電影不是奇觀,那基本是風格……題材只是藉口。感動觀眾令他們有所提昇的,是形式,不是內容。」布烈遜的電影,情感都通過形式表達出來,他重視細節,愛以紀實或半紀實的形式重現現實。他反劇情,認為故事該由觀者自行建構,他將演員變「模特兒」,要喜怒不形於色,自動表現人物個性,他覺得這樣更感人,《死囚逃生記》(1956)的主角曾排演50次至累倒,倒反而把角色個性內化了。

「要弄出熱的東西,定必要炮製得冷。」布烈遜的電影就有這個吊詭:貌看紀實不帶情感,但角色卻滿是內心激情,《鄉村牧師日記》(1951)與《聖女貞德的審判》(1962)對宗教都有近乎浪漫熱忱,《死囚逃生記》主角的逃獄渴望如斯巨大,《扒手》(1959)偷東西的衝動難以遏止。布烈遜的電影如此迷人,也在於此。

他的電影一部比一部暗黑,反映對現世越趨悲觀,遺作《錢》(1983)的老實人更直墮深淵,但觀乎片中明諷或暗喻的不公不義,於今為烈,他其實先天下之悲而悲。

這是一次布烈遜展,新修復四作在電影節先響頭炮,五至七月Cine Fan接力放映餘下的八部,其中兩部也是修復版。

延伸閱讀:
《理性電影倡導人》,原刊於《現代電影導演散論》(香港:文藝書屋,1969)
《布烈松電影中的心靈風格_電影作者布烈松》,原刊於《電影作者布烈松》(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,1982)
《誰是布烈遜 片面之言》,原刊於《片面之言-陳國富電影文集》(台北: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出版部,1985)

三船敏郎陽剛的華采

武士刀一出, 誰與爭鋒! 三船敏郎( 1 9 2 0 -1 9 9 7)豪邁瀟灑的俠客形象獨步天下,能縱橫影壇數十年,靠的當然不止一招半式。權慾薰心的戰將馬克白、魯莽的義氣車伕、焦躁的帥氣刑警,三船演繹的角色千變萬化。逝世廿年後,去年獲追頒荷里活大道名人之星。他的魁梧身影,早已銘刻於影迷心坎。

三船出道時參加新演員選拔試,被彈演技過火。黑澤明卻看到「被困籠中的野獸」精準的憤怒神情, 慧眼識英雄, 找他演出《酩酊天使》(1948)。其後的《羅生門》(1950)揚威國際影壇,勇奪威尼斯金獅獎,令一導一演成為「國際的黑澤,世界的三船」。這對天衣無縫的組合,共合作了16部電影,三船更憑《用心棒》(1961)及《赤鬍子》(1965)兩度榮登威尼斯影帝。

於粗獷中見柔情,深邃眼神穿透人心,是三船的魅力所在。他的演技有驚人瞬間爆發力,時而凌厲時而內斂,出落自成一格,影響深1遠。《用心棒》的浪人武士啟發了奇連伊士活的獨行俠,《天國與地獄》(1 9 6 3)的矛盾企業家,則成了《贖金風暴》(1 9 9 6)米路吉遜的藍本。除拍過不少歐美電影,他跟香港原來亦頗有淵源,曾參演本地電影《三紳士艷遇》(1 9 6 3),跟影后尤敏有對手戲。

今次精選的七部經典,涵蓋他演藝生涯的遼闊光譜,除與黑澤明拍檔的兩部代表作外,亦包括稻垣浩的《宮本武藏》( 1 9 5 4 ) 和《手車伕之戀》( 1 9 5 8 ) 、岡本喜八的《大刺客》(1965)和《大菩薩嶺》(1966)以及小林正樹的《奪命劍》(1967)。三船畢生留下170部傑作,如武士刀劃破時空,閃耀永恆。

利維特的神秘國度

我討厭「a film by」 [...]

我討厭「a film by」這個片頭字幕的方式。電影是十五人以上的,第一個鏡頭開始就是群體合作。對我來說,電影最重要是活生生的生命,有當下感覺,會變出魔法來。這絕對神秘。電影是煉金術。(─積葵利維特)

積葵利維特生於1928年,60年代繼伊力盧馬後出任《電影筆記》主編,與高達、杜魯福、盧馬等新浪潮主將齊名,更被冠以新浪潮四人幫。杜魯福曾說,有新浪潮,要多得利維特。利維特最先走出文字世界執導長片,不過《巴黎是我們的》(1960)製作了漫長的四年,比杜魯福和高達首作的面世都遲了一年。

影評人出身的導演自有一份對電影的自覺,他到第三作《狂戀》(1968) 開始顛覆電影,模糊了紀實與虛構。他不只敲碎電影成規,還打破觀影習慣,片長出名不依遊戲規則,1971年的《Out 1》長版更去到極致的13小時;1974年的《莎蓮與茱莉浪遊記》拋掉劇本,和兩女主角一同隨想隨拍,拒絕被任何電影形式束縛。利維特最厲害是從不重複,不斷探索電影的可能,80年代探討創作複雜過程,至《不羈的美女》(1991) 臻圓融,《六個尋找愛情的角色》(2001) 攀上又一高峰。新浪潮創新精神不竭,叫他的作品永遠年輕。

今年一月病逝的利維特走過半世紀電影生涯,長片只有22部,因片長不利商業發行,國際知名度不及其他新浪潮導演。回看他一部部經典,百看不厭都有發現,不愧新浪潮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作者。Cine Fan今後每月都會有利維特作品放映,填補空白,向他致敬。

十年再見 楊德昌

楊德昌(1947-2007)是台灣新電影旗手。《海灘的一天》大膽打破傳統敘事結構,《青梅竹馬》差一點讓侯孝賢當上金馬影帝,《恐怖份子》精準透視後現代都市的真實與虛幻,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無疑是經典了。他再以《獨立時代》回應劇烈變動中的台灣社會,以《麻將》透視全球化的都市生態,以《一一》概括他對台北現代生活的思考。九年前香港國際電影節辦過「一一重現楊德昌」回顧,今年是楊德昌逝世十周年,《青梅竹馬》與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的修復版亦剛好相繼完成,正是時候再回顧他的藝術成就,以作懷念。